第203章 那不是咱们学校的“风云”人物吗?(1 / 2)

简单看一遍八份资料,演讲时间基本在十五到二十分钟。

若是照本宣科,到时候肯定也无法取胜。

这次研讨会,虽然表面上是交流学习,私下却是暗潮汹涌,谁不想自己国家的医学更胜一筹。

“这样,一会儿,我先上,给你们争取时间。”

“我们拿的资料都是爷爷讲解过的内容,有的遇到过实际案例,理解起来不难。”

听到童家姐弟的话语,白婉清将手中的资料给郭中城。

“选你在行的。”

郭中城也不客气,翻看后,选了两本。

看看时间,还有五分钟开场。

郭老匆匆回来。

“丫头呀!我刚刚得到消息,主持人也……”

“主持人不是大会这边的人吗?”

“不是呀,是咱们各个协会的人。”

白婉清:……

“交给你了,那边的几个老家伙都快和韩医吵起来了,我还得去拉着点。”

白婉清:……

转头看看其他三人在卖力地背东西,这时候总不能让他们上吧。

算了,上一世她可是在主席台上发表获奖感言的人,不就是个交流会吗,怎么也要撑半天。

将手中的资料翻看了一遍,整理了下衣服。

拿起了一个话筒,调试好声音,在座着的位置唱起了童谣。

“春风和煦满常山,芍药天麻及牡丹,远志去寻使君子,当归何必找泽兰。”

她的声音响亮,一句歌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。

热闹的会场渐渐安静了下来。

悦耳的声音再次响起:“端阳半夏五月天,菖蒲制酒乐半年,庭前娇女红娘子,笑与槟榔同采莲。”

这时候大家都在寻找声音的来源。

第三句的声音一起,白婉清也站了起来。

她此时将外套脱了,牛仔裤、白衬衫衬托得她干净清爽。

只是她的左手中拿着一个军绿色的大茶缸,有点破坏气氛。

“秋菊开花遍地黄,一回雨露一茴香,扶童去取国公酒,醉倒天南星大光。”

边走边唱出了第四句:“冬来无处可防风,白芷糊窗一层层,待到雪消阳起石,门外户悬白头翁。”

站上舞台的时候最后一句响起:“天地玄黄宇宙洪荒,春生夏长秋收藏。四季药引传承大光,勤求古训博众方。”

这首童谣一直流传到后世,她小时候听老人吟唱过,当时背了下来,今天拿来救场了。

她的开场方式特别,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。

下面有京大的学生认出了她。

“那不是咱们学校的“风云”人物吗?她怎么会上去演讲?!”

“我听说学校的报名人员里没有她呀。”

“今天是关于中医的,难道是中医教授给她报的名?”

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中西医临床的教授身上。

京大的校长也很吃惊,目光也落到了教授中西医的老师身上。

要知道这可是国际性的医学交流会,就连他们学校的教授都没有上台的资格。

能上去演讲的都是各个医院的顶尖医者,都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存在。

现在他们学校的学生竟然站上了那个讲台,这对他们学校来说是莫大的荣誉。

中西医教授尴尬地摇摇头:“这种事都是各个班级上报的,我们手里没有名额呀。”

听了这话,校长心里暗暗后悔,当初不如让白婉清占用京大的名额,这样她的荣誉也是学校的荣誉。

站在演讲台上的她,自信、明媚,举手投足都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。

人们都喜欢看美好的事物,一个美女站在上面,就算是不想听论述的也会多看两眼。

“很高兴站上这个讲台,和各个专业的精英,探讨、学习医术。

犹还记得,入门学的第一课:大医精诚。

下面由我,来给大家展开讲讲《中医药物在临床用药的优化》”

利用中医开篇,着重说明论文的主题。

这是她排序后,放在第一位的一个文章。

因为这篇文章涉及的药物理论多,涉及的实践少。

她积累的知识量绝对不少,只是缺乏实践,这样可以扬长避短,给后面的几位争取时间。

这篇论文本身写得比较笼统,白婉清将他们挨个细分,然后拿出案例和药方作为佐证。

她前两天就发现,坐在最前排几位学者,从开始就认真听每一位的演讲,并且做笔记。

说着说着,她就和前面的几位互动了起来。

那几位学者也将记录的一些疑惑说出来。

耐心地给他们一一解答。

气氛也越来越高涨。

一问一答,大家发现白婉清的知识面涉猎得很广。

她不但将药物说得清楚,还能将与它相近和相克的药物都说出来。

时不时地还会说出一些典故。

会场的氛围比前两天热络很多。

这时候后面有人站起来凑热闹,提出了问题。

只是他提出的这个问题,白婉清在演讲中已经解释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