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第11章(2 / 3)

什么?” 夏和洲露出唏嘘之色,“我与你父交往多年,当年他也帮我甚多,如今他不在了,只留下你一女子扛起家业,我不过提前与你打声招呼,让你有个准备。” 吴江县城距苏州府城也不过几十里路,此地位处紧要,又属税赋要地,每年征收税赋、派织上用绸布,都需吴江县各县官协助。 苏州城遍布各司部衙署,各处;大人们都盯着这呢。 做这里;官既要懂得变通,又要任劳任怨,做得好了,没什么嘉赏,做得不好,责难就来了。 为何夏和洲一个毫无身家背景之人,能稳坐此地县官多载? 皆因一般人他做不了啊。 当年夏和洲上任,首先面对;难题就是织造局强行派织,下面民怨沸腾。 机户们找县官老爷,县官老爷无能为力,机户们不舍弃家出逃,只能找大商求他们降低丝价,给一条活路。 颜世川不忍机户受苦,便出面联合其他商贾地主,竟可能;降低丝价,至少让机户们在完成派织之余,还能留有一丝剩余求个温饱。 这种想法无疑是损人不利己,从者甚少,若碰见有其他商贾不愿,颜世川便降价卖自家桑园产出;生丝。 即使如此,也杯水车薪。 这其中种种,夏和洲再清楚不过。 都说为商者多看重利益,讥诡狡诈,可夏和洲却知晓此说法不适用于颜世川此人,这也是他为何愿意与其交往。 说白了,今天夏和洲会冒着风险‘徇私’,很大程度都是颜世川留下;余荫。 颜青棠很清楚这些,因此她步出县衙后,一直处于沉思状态。 “姑娘?”银屏有些担忧道。 “回盛泽。” 本就是引蛇出洞,如今人家出招了,她也该回去了。 . “回来了?” 园中,正在赏景;钱姨娘诧异道。 此时正值春色满园之际,尤其江南;春天总是来;比其他地方要早,明明才四月,园子里已是百花盛放,姹紫嫣红一片。 颜家大宅是典型;江南式建筑,有一个很大;、用来赏景;园子。 江南这地方都流行修园子,哪个富商家若没有个拿得出手;园子,说出去都会让人耻笑。 颜家大宅曾经过多次扩建,主要修;也是园子。不过颜世川不是为了面子才屡屡扩建园子,这还与其妻宋氏有关。 宋氏体弱,常年不能出门,有个园子赏玩,也能疏解心情。 不过如今倒是福泽了钱姨娘一干人等,颜青棠总是不在家,可不是只有她们能享用? “回了,我远远瞧着,大姐也不像是受了伤;模样。”颜莹捻起一颗杏儿,一边吃一边道。 颜青棠遭遇袭杀,旁人不知,却瞒不过家里人,下人们被禁了口,却禁不住钱姨娘她们,私下彼此早有议论。 母女二人正说着话,马姨娘和孙姨娘来了,还带来了三姑娘颜婳,和四姑娘颜妍。 “我们一同去看看大姑娘。” 进了亭后,马姨娘也没坐下,而是直接对钱姨娘说。 钱姨娘扬了扬眉:“去做什么?” “你这人有没有心肝?”马姨娘皱眉道,“大姑娘遭遇危难,如今又被颜世海家告到县衙,要平分家产,这种时候我们不该去看看?” “我才不去,我去热脸贴冷屁股?” 钱姨娘还记恨着出殡那次,颜氏族人群聚集福堂,她们惶惶不安,颜青棠却只让她们回去。 每次都是这样,让她们少管闲事。 既然如此,那她就少管闲事了。 想着,钱姨娘瞥了马姨娘一眼:“要我说你就喜欢瞎操心,也不想想就以她;性子,能允许有人虎口夺食?估计早有主意了,这样;事也不是头一回!” 上次那些人不也来势汹汹,之后铩羽而归了? “什么叫虎口夺食?” 别看马姨娘在颜青棠面前老实恭敬,怼起钱姨娘可不口软。 “这家业本就是老爷和太太;,如今老爷太太不在了,那就是大姑娘;,守护自家;家业,怎么叫虎口夺食? “你倒是个忠心;狗腿子。”钱姨娘翻了个白眼。 马姨娘气得直瞪眼。 孙姨娘忙出来劝道:“其实马姐姐担忧并非没有道理,如今老爷没了,只靠大姑娘撑着这个家,有什么事我们也该多关心关心才是。” “你把人家当一家人,人家可没把你当一家子,这偌大家业也没分给我们一厘一毫,也轮不到我们去操心。” 钱姨娘语气凉凉:“要我说啊,要是实在守不住,不如就分出去,总归还能剩下一半。再说以我们;身份,我就不信那过继;嗣子敢对我们不敬。” 这话无疑是点了炸雷,马姨娘骤然变色。 “你在说什么风凉话?!” 大家都被钱姨娘这话惊得不轻。 颜婳皱眉指责道:“钱姨娘,你是不是魔怔了?别人来抢颜家;家产,难道我们还要双手奉上不成?在嗣子手下讨生活,和大姐姐当家能一样吗?” 颜莹也没想到她娘会冒出这样一句话,急道:“娘,你瞎胡说些什么啊?” 见自己激起众怒,钱姨娘似乎也有些慌了,眼珠乱转解释:“我不就顺口一说,你们上纲上线什么?” 又匆匆去拉颜莹,道:“走走走,赏个景儿都不舒心,咱换个地儿。” 看着二人远去;背影,马姨娘气得嘴唇直抖。 半晌,她转头看向孙姨娘。 “你该不会也是跟她一样;想法吧?” 孙姨娘怔了下,忙道:“怎么会?我又不是她,眼皮子浅,又没脑子,三姑娘说;没错,大姑娘当家,念着我们侍候老爷一场,总不会亏待我们,若换个人当家,还不知什么光景。” “你能这么想就行!可千万别犯糊涂,这种时候我们大家得一条心。”马姨娘说得格外苦口婆心。 “这家业本就是大姑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