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五十四章 什么叫话不投机半句多(2 / 2)

,确实像那么回事。

“嗯~!”

摘下橡皮的手套的冉奇林,再次换了一双干净的劳保手套,对于李峰的招呼,甚是敷衍的回了一句。

随后就从置物架上,取下了一块静置的小钢片,右眼卡上和许大茂观察胶片时相同的目镜还是放大镜,就对着材料表面观察了起来。

其他几位学生,有看着溶液反应的,也有不时偷偷瞟向李峰的,不知道,自己的教授,怎么和副厂长,关系有些耐人寻味。

可不耐人寻味,人是他硬生生抢过来的,胡萝卜加大棒抡的飞起,差点就挨了棒球棍,这才换到了摊子的顺利铺开。

“73号,实验失败~!”

“74号,也不理想,失败~!”

在没有金相显微镜的当下,只能通过这种笨方法,一步一步试错,一直到试到正确的那一步。

材料学是工业基础,所有工业生产技术基础的教学材料,它就是第一章节,是一门不可能出现瞬间点亮科技树的学科,不可能凭空就能学会,随后立马进入到生产阶段。

正式上马项目,那是最后一步,之前,只能在河水中硬趟过去,或者,跟随着别人的脚步,硬趟过去。

选择冉奇林的原因,就是因为他常春藤毕业,这块金字招牌,不论承不承认,他在大漂亮学的知识还有做过的实验,已经把一部分错误的分支剔除了出去。

节省下来的,就是庞大的经费,以及,对李峰来说,对整个新国家来说,更加昂贵的时间。

假如有人嚎嚎嗓门,说谁谁谁家里藏着非常危险的,能把人揍吐血的“棒球棍”,那最佳的解决办法,不是否认,而是最好真的有这根能打出棒球的“棒球棍”。

这是李峰在学生时代,亲身体会过的,现在的外部环境,依旧是如此。

尽早上马,遥远山区,洞窟窿里面的需要搬过去,复制过去的各种设备才会延缓,拉下暂停键,省下来的钱,就可以用在更多地方。

看着架子上的一片片试验材料,只有李峰,才知道,看起来轻飘飘的它们,对于这个艰难中站起来的土地,到底有多重要。

两个人,对话都没超过两句,一个继续在做实验,另一个,则是怎么来的,就怎么回去。

是不是二把刀的瓦匠,看看瓷砖缝,就大概知道了,贴的赏心悦目的,一般技术就不会太差。

虽然只看了一个试验区,但李峰觉得,冉奇林没毛病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