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384 章 匈奴攻城(2 / 4)

还得等会儿才能到,而现在不吃,等他们到了,那可就吃不下去了。”

韩盈沉默了一下,终究还是没有问是哪个吃不下去。

不得不说,大敌当前,两个还能吃得下去饭的主官,给府中官吏释放了一个很好的信号,这次的匈奴攻城并不算多严重。

这条结论很快随着官吏们传递到了郡中其余大户、豪族耳中,令人纷纷放下心来,等韩盈和郝贤两个人出府亲自巡备城墙的时候,街上已经没有行人,各豪族、贾商也闭紧门户,不予外出,没有出现诸如想着敢有趁乱囤积居奇,炒一把粮食的存在。

城内只要不生乱,那只需要极少数的吏目就能维持住秩序,资源也可以最大化的投入到城防备战上。

烽火的速度比匈奴人前进的速度快太多了,被人从城墙上吊下去打探消息斥候

估计,即便对方全力奔袭,今天也只能到达距离上谷郡城二十里开外的距离,不过不排除对方休整过后,后半夜再过来攻城的可能。

这次的目标实在是太明显了!

郡守郝贤实在是没忍住幽幽地看了一眼韩盈。

这次被攻打卫将军还有后手,以后要是还来怎么办?有这个军民医院在,日后匈奴人每次进犯,恐怕都想来咬一口。

希望卫将军此战能有大的斩获,若是不行……他必须得向陛下请命增兵,不然以后日子直接没法过了!

只是城外不好布防,从周边县赶过来也需要时间,兵力上也不一定能应对这么多匈奴骑兵,这卫将军究竟能围剿多少敌军?

郡守郝贤有些忧虑,他觉着自己甚至可以提前写向陛下提议增兵的奏书了。

没有多说,郝贤重新调整起来部署,等待敌军的到来。

夜间,通往四面城墙的要道上更是支撑起来火盆,尽一切力量保证消息的畅通,直接留在郡府中的韩盈随便找个木榻,也没有去掉甲胄,直接枕戈而眠。

她倒是想睡,可这种煎熬的时候人根本睡不下,辗转反侧到子时左右(夜里12点)好不容易睡下了,丑时传来的刺耳警报声直接将人从睡梦中惊醒!

凌晨两三点人最困乏的时候攻城——这匈奴人还真是对付!

韩盈带着火气冲到了中堂,即便点了数个油灯,屋内还是暗淡至极,好在这已经足够人员正常走动,灯光下,郝贺的脸上同样带着倦意与愤怒,他强忍这些,听从着属下的汇报。

现在的月亮还不够圆,无法提供有效的照明,四万大军过来的动静太大,他们需要大量的火把来确定方向,否则极有可能出现踩踏事故,那么多火光和四万大军移动的声响,还没到近前便能发现,而岗哨并未发现这点,他们发现敌人时,对方已经到了近前,火光也很少,人不会太多。

夜间守城不易,攻城的难度更高,这点儿人过来攻不破城墙,派他们来,摆明了就是骚扰,可郝贤还必须要应对,不然谁知道匈奴人会不会不断的增兵?不得不应对敌人疲军战术的他除了愤怒,心中还多了几分忧虑。

传令兵带着命令返回,仅剩文书和韩盈的中堂内,郝贤略有些疲倦的开口:

“韩刺史,城内军力远少于匈奴四万大军,今日观匈奴行事势在必得,恐明日攻城也将极为刚猛,正军困乏至此,恐撑不了多久,备军同理,恐怕,要更早的让民夫上了。”

正常情况下,让民夫上是很正常的选择,只是卫青下的军令,是让在公孙敖率兵到达后,让他们再大规模启用这些经过简单训练的农夫向外搭弓射箭,营造出城内有大量守军埋伏对方的假象,而过早启用,怎么前后行军迷惑对方?

不用,城极有可能要破,用,便无法完成军令,前后皆是死路的选择让韩盈陷入沉默,良久,她开口道:

“军令如山,不可轻违,公孙敖从下县赶来不过半日,最慢明日末时便能到达,我等还是要尽力撑到那

时即可。”

郝贤忍不住握拳:“可若是撑不住呢?”

“尽力撑!”韩盈抬头:“我亦可于城墙之上鼓舞士气!”

“你——”

郝贤只觉着对方简直无法沟通,他咬了咬牙,直言道:

“上谷郡城周围无可布防之处,那白羊王又率四万大军而来,公孙敖区区五千兵力,赶来不说人困马乏,就这点兵力,如何包围匈奴大军?就算是将他们吓退,原路返回,从边关到上谷郡这条直道周围也无地形之便,卫将军手中不过万余兵力,如何围困四万匈奴大军?顶多不过是击敌于半退,此等效果,和先防守城内,等他与公孙敖合围有何区别?”

如果卫青是普通将领的话,那郝贤的判断没有任何失误。

军事战争中,如果想要形成包围圈,那包围方的兵力至少与被包围方同等,乃至更胜于对方才行,不然稀少的人数不是形成不了包围圈,就是一排人墙和纸糊的一样,一下子就能冲过去,甚至在包围的时候,也需要很多条件,毕竟敌人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包围,兵力,机动性都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,卫青和公孙敖两人合力都做不到包围。

在做不到包围的情况下,这场战役便成了单纯的以少对多,虽然后世能数出许多以少对多的战役